「一带一路」是中国重要的发展策略,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可凭借其完善交通网络和在专业航运及商业服务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逾150个国家中,香港与其中约100个有海上货运往来及与其中36个签订了涵盖航运收入的双重课税宽免协议或有互免税收安排。
凭借香港发展蓬勃的港口和海运服务业群,除了培育本地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香港亦致力吸纳全球人才,丰富香港的人才库,推动高端经济发展和抓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为建立一个有活力、多元化和具竞争力的专业及技术人才库,政府成立「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基金」),为海运行业培育人才。此基金支援多项奖励计划和奖学金项目,以及资助推广活动。 「基金」至今惠及逾11 000名学生和海运从业员。
在「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下,香港是大湾区内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以高效的自由港和专业的高增值海运服务享誉全球。特区政府会继续担当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加强大湾区内的沟通协作,宣传大湾区的综合实力和优势。
香港一直透过不同措施推动绿色港口发展,并鼓励业界采用更多可持续的航运措施。就此,政府致力确保香港法例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有关环境保护的最新要求,亦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协同改善区域空气质素。政府亦已展开为本地船舶及远洋船提供绿色船用燃料加注的可行性研究,并已于2024年11月中旬公布行动纲领,推动发展绿色船用燃料加注。
《2020年税务 (修订) (船舶租赁税务宽减) 条例草案》于2020年6月获通过,为合资格船舶出租商和船舶租赁管理商的合资格利润分别提供免税和半税优惠,借此发展香港成为亚太区的船舶租赁中心。有关税务优惠已于2020年4月1日生效。
香港的专业保险从业员经验丰富,提供全面和享誉全球的商业保险服务,满足不同海运业务的需要;保险服务范围一般包括船体与机械、保赔及货物运输保险。 《2020年保险业(修订)条例草案》于2020年7月获通过,当中为包括海事保险业在内的合资格保险业务提供一半利得税宽免。有关税务优惠已于2021年3月19日实施。
香港是备受推崇的海事及商业合约订定及争议调解中心。香港沿用普通法制度下有关船务及海事合约的判决法理,为世界各地的海运企业提供法律及业务上的保障。国际航运公会在2019年于香港成立首个海外办事处。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亦于2020年9月通过《BIMCO法律及仲裁条款2020》,把香港列为继伦敦、纽约和新加坡后的第四个指定仲裁地点。
科技及数字化正不断改变世界和营商模式,同时也把全球海运业推展至新的领域。有见及国际港口数字化的发展,香港海运港口局辖下的智慧港口发展专责小组,正联同业界推动「智慧港口」发展,通过建立共用的港口社区系统,促进营运商及其他持份者信息互联互通,以电子方式精简运作和优化多方协调工序,进一步提升港口效率和减少货物处理时间及成本。
香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货柜港之一。在2023年,香港港口处理了约1 440 万个标准货柜。现时香港港口每星期提供逾300班国际货柜班轮,连接全球近500个目的地。
香港是亚洲领先的国际船舶融资中心之一,蓬勃的海运业群为船舶融资和船舶租赁业务的长远发展带来庞大的商机。全球10大船务融资银团贷款的簿记行中,有8家在香港设有办事处。
香港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拥有或管理的船舶占全球商船总载重吨位约10%。根据最新数字,香港有328家船舶代理及管理公司,为船东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确保船舶顺利完成航程。《2022年税务(修订)(与航运有关的某些活动的税务宽减)条例》于2022年7月获通过,为合资格航运业商业主导人(即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经纪商)提供利得税半税优惠(即税率为8.25%)。税务宽减适用于航运业商业主导人在2022年4月1日或之后收取或获累算的款项。
香港有超过150年的海运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为全球提供船务和多元化的海事服务。香港具备健全的体制和吸引的营商环境,是经营船务和海运业务的首选地。